創面癒合和疤痕形成受機體內外因素的影響,手術縫合是影響疤痕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如果傷後清創、縫合不當、縫合切口張力過大或粗針大線、術後感染等,癒合後往往會形成明顯的條索狀疤痕。那麼,在手術中該如何縫合才能有效預防疤痕形成呢?



一、創面修復方法


(一)創面修復方式


創面較小以直接縫合對齊創緣為好。創面較大、較深時採用皮瓣修復較皮片移植效果好,若讓其自行癒合,疤痕增生必定嚴重。用自體或異體培養的表皮細胞移植於Ⅲ度燒傷創面,因缺乏真皮層,創面易趨向疤痕化;若給予斷層皮片移植,創面收縮減輕,肌成纖維細胞減少,疤痕增生減少;若給予全厚皮移植,創面收縮最小,肌成纖維細胞消退最迅速,疤痕增生最不明顯。


創面修復  



(二)傷口閉合方法


傷口閉合方法與縫合方式、縫合材料和縫合鬆緊度等有關。


1.縫合方式

不同情況下,應採用不同的閉合傷口縫合方法,如間斷縫合、褥式縫合、皮內間斷縫合、減張縫合等,以期獲得最佳的癒合和最小的疤痕

其中,間斷縫合是整形外科最基本和常用的閉合傷口的縫合方法,它可以使皮膚創緣對合整齊,創緣兩側組織高低、厚薄經調整後趨於一致,並利於分次拆線;連續縫合也是一種常用的縫合方法,優點是節省時間,缺點是必須集中拆線;褥式縫合有增加創緣對合接觸的組織量及一定的減張作用,故有利於傷口的癒合但應注意不要縫合過寬、結紮過緊為了避免皮膚表面出現針孔痕跡,可行創緣真皮內縫合,表皮因此也自行對合,這種方法稱之為皮內縫合。


2.縫合材料

分吸收和不吸收兩種縫合材料。可吸收縫線目前多為腸線、鉻腸線和合成材料,優點是深部縫合後不必拆線可自行吸收,其中以合成纖維製成的縫線可操作性能、強度佳,組織反應輕。不吸收縫線,常用的有絲線、人工合成高分子類尼龍線、滌綸線等,以後兩種縫線較佳,它們雖不吸收但在組織內引起的反應很輕微,目前普遍使用。應以傷口張力大小和部位不同而選用縫線粗細,通常小針細線引起的縫合創傷小,疤痕反應當然也小。


3.縫合鬆緊度

皮膚縫合要求鬆緊適度,達到創緣完全接觸、整齊對合為宜。偏緊,有礙創緣血供,不利癒合,增強疤痕增生。力量不夠,或線結鬆動而使創緣不能完全接觸和整齊對合,也影響癒合和加劇疤痕增生。


縫合  



(三)拆線時間


當傷口經縫合後已初步癒合,傷口相合的力量超過傷口兩側的張力,在沒有縫線的協助下,傷口也不會裂開時,即可拆除縫線。因全身狀態和局部條件的不同,拆線的日期也不同。拆線早,可減輕縫線反應,減少疤痕形成;而過早,僅依靠細胞間的結合、蛋白間粘合和纖維素間的聚合,傷口閉合的強度尚不足,有傷口裂開之虞;拆線晚,可避免傷口裂開,但縫線反應強,增加了疤痕增生,在傷口緣兩側留下明顯的縫線及針孔痕跡。


正常情況下頭面頸部傷口縫線宜在術後5-7天折除,軀幹、四肢部位7-10天折線,張力較大部位如關節部、低垂的足部10天以後拆線。皮片移植的縫合線約於術後10天拆除;全層皮膚游離移植拆線可延至術後14天。皮瓣移植10天左右拆線。為減輕縫線反應,減少疤痕形成又無裂開之虞,可採用分期間斷拆線。非正常情況下,如全身性營養不良和糖尿病等全身性嚴重疾患、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抗腫瘤藥物、免疫抑制劑等,術區存在疤痕,術前曾施放療,有靜脈曲張等,拆線時間應後延。


拆線  



二、其他治療方法


疤痕的形成過程,也是創面的癒合過程,為避免和減少疤痕的形成,必須把促進創面癒合放在首要的位置,應用各種促進創面癒合的方法,促進創面癒合。為預防疤痕疙瘩切除術後復發和尚處於活躍增生期的增生性疤痕術後復發,常於傷口縫合前在創緣內注入一定量的去炎舒松或於術後當天或近日未折線前行放射線照射。


治療不當可引起或加重疤痕增生及疤痕疙瘩形成,例如包紮固定不妥,植皮時機延誤,創面癒合後未進行有效地防治和適當的功能鍛煉及康復治療等,應在治療中加以避免。

arrow
arrow

    自然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